在创新和绿色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中国智慧水务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在施耐德电气近日举办的2016创新季“水行业峰会”上,行业专家和企业家聚焦“十三五”规划和“节能增效”的时代背景,共同探讨了中国水质监测行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34%;40%的全球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不足的阴霾之下;水资源需求量预计将增长55%。世界将经历巨大的变化……水资源问题的严峻性将日益凸显,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施耐德电气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赵康说。
在赵康看来,水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表现为: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日趋严格的法律法规、企业因素 如减少资本支出/增加运营成本 、保护与效率、能源费用、员工老龄化、环境影响、气候变迁、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等。
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表示,PPP模式在中国重要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外包等方式进行社会资本和政府的风险分担。这一早已在英美起步的合作模式,在中国最早由发改委发起,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其意义将远大于西方。“在目前已有的206个示范项目行业分布中,水务项目占到24%。而这一模式的推广,也必将带来水业界面升级,城市水环境一级开发将成为城市水环境服务领域在未来五年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作为北京排水集团在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等相关领域的承建责任主体,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磊说:“污泥处理处置面连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污泥处理工艺路线‘热水解+消化’将成为主流。作为活跃在市场一线的企业方,我们更需要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要求的技术来支撑未来发展。”
随着中国企业升级、行业创新改革进入深水区,水行业的绿色发展被提升到新高度,行业技术、发展战略备受关注,不少企业力求通过转型,推进整个行业创新升级。
赵康认为,在物联网领域,在未来5年内,互联互通的设备数量有望翻番,这就需要能源优化、过程优化。在中国现阶段发展历程中,以创新技术带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借势“互联网+”,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正与IT系统和大数据服务手段紧密结合。
以城市地下管网为例,据施耐德电气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水行业/智慧城市业务总监杨虎进介绍,在实践中,城市地下管网常常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各建各管、缺乏协调、拉链马路、直埋管道、施工扬尘;管线拥挤、各管各修从而难以统一指挥;市政管网资料分散、数据孤岛;管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欠缺等。
如何用智慧管廊解决这些挑战?杨虎进认为,可以采用应急预案联动,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运营;基于平台的集中监控与运维管理,确保安全高效;同时使用先进的基础自动化设备,安全的电力基础设施。
对于供热管理,现实中常常面临以下问题:管理模式粗放、老旧;生产、经营多系统切换;操作繁琐、费时且不精确;全网水力、热平衡失调、多热源联网复杂;对热网的滞后性没有有效策略,负荷预测全靠人工;换热站依靠人工值守,操作基本依赖人工;基本数据靠人工收集,对生产事故预判待提高等。
“要建立智能化热网管理系统。其解决之道在于:创新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方便、友好的集成化管理平台;保证全网水力、热力平衡,多热源联网运行顺畅、可靠;负荷快速响应与准确预测;远程自动控制;高效准确的信息收集管理方式,保障安全生产运行。”杨虎进说。
杨虎进表示,在相关行业的集成化解决方案中,集成的过程控制与能源管理可节能30%,维持工厂高效运行,确保持续处理并生产清洁的饮用水。无论企业管理层、运营调度层或是生产控制层,都可以进行主动监测、采集、分析和辅助日常及应急决策,使水务资产更加高效、长期和可靠运行,真正实现“智慧水务”。
解决痛点需多方发力
在水行业领域,和中国企业相比,外企创新的优势在哪里?在赵康看来,外企国际化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创新研发体系的建设相对比较好,其技术可能既在欧洲用过,又在非洲、亚洲用过,因此适用性可能更强。不过,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各地区发展和人口消费习惯的差异、各地政策也不太一样,外企进入中国市场以后,“二次开发”比较强,在研发新产品的时候,不得不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
“在中国市场创新出一个产品后,它的适用性可以扩展到全球其他国家。所以我觉得,外企需要真正把中国作为战略市场、单独的一块市场来考虑。利用好中国本土的政策,才能把企业原来的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做得更好。”赵康说。
赵康表示,水行业是施耐德未来主攻的行业之一。“中国发展到今天,缺水的地方越来越多。我看过一个保守的估计,中国每年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要超过6000亿元,行业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要超过10%。没有很多行业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也和调查公司探讨过,这种状况可能要持续很多年。”
据了解,在水行业领域,施耐德更多是和合作伙伴在一起,拓展中国的国内市场。同时,也和不同的大型国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尤其是海外总包项目,共同到中东、东亚、非洲去拓展市场,共同发掘“一带一路”的商机。
赵康认为,在水行业发展过程中,管网运营者、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净水生产者等在水行业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基础设施老化、漏损现象严重、资金不到位、安全性、产业政策等痛点。同时,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价格竞争方面面临一定的尴尬,而在管网运营、能源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各地的重视程度又不一样,这些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困惑。
“解决痛点需要技术提供者、运营者、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参与其中。企业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需要定期去检查。政府应该制定规范,加强政策法规的监管。而从技术提供者、运营商以及总包商的角度看,建立先期联合体可能会比较好。三方加强互动合作,有助于更好理解痛点,从而在产业上推广新技术。”赵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