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污水排放量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及时掌握和控制污水排放情况,预防和控制水环境污染,污水水质监测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污水水质实施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水污染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1、通过对污水水质的定期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准确评估污水中的各种污染因素是否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2、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判断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满足设计处理能力和污染物去除效率的要求。同时,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比较和分析不同治理措施的效果,为优化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3、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污水排放中的异常情况,预防和控制新的污染源出现。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可以帮助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途径,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4、污水水质监测数据为政府部门制定水污染保护标准、法规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于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水资源论证评价和水环境科学研究,为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污水监测多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等效方法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污水监测的频率主要根据污水来源、排放标准以及监测目的来确定。对于监督监测,当地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每年不少于一次。如果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重点排污单 位,年度监测应增加到每年2~4次。
对于自我监测的采样频率,排污单位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一般污水监测周期在8小时以内,每小时采样一次;如果周期大于8小时,每2小时采样1次,但每个周期的采样频 率不少于3次。
污水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