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月30日起,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封城、封路、人员限制出入……困难接踵而来,时间却不等人。
“采样、运维、分析人员无法按时返岗,全国1436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2050个国考断面的监测运维工作一旦停摆,后果难以想象。”生态环境部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一度心急如焚,“路断了,工作不能断。行动不仅要快,落实更要精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迅速成立手机微信调度群,用最短的时间打通监测总站、各地生态环境厅(局)、运维公司的沟通壁垒;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我们的制度调整、措施更新也在第一时间跟进。”分类施策、分级管理、分人运行……制度与制度开始衔接,人与人不断接力。很快,一场关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运维的攻坚克难,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展开。
为及时解决监测仪器故障,在疫情重灾区的湖北宜昌,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前行;为保障自动站正常运维,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日喀则,有人连续骑行4小时……一场场硬仗硬是被这些铆足劲头向前冲的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生生扛了下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截至2月底,1749个(包括“十四五”新增的313个点位)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仅有2个站点暂停运行,1月20日-2月29日,全国数据捕获率达到98.67%,质控合格率达到97.3%;截至3月19日,2050个国考断面全部完成采样。不论是水还是气,都有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能够有效保障环境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同时,近千名运维人员做到了新冠肺炎零感染。
一次次应对和挑战,更像是一场大练兵,让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寻找突破口,以更好地运维国控网。同时也激发出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现代化,有路径可循。
困难与应对:81次分省集中对接,点对点沟通数以千计
“全力以赴保障国家监测网稳定运行,是部党组给我们下达的硬指标。然而在疫情之下,全国多地空气、水监测站的运行维护工作,特别是采测分离监测工作面临巨大困难。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在这些现实困难的背后,有一组数据至今让监测总站水室主任杨凯印象深刻:2月3日,全国地表水764名采测分离采样人员中,仅有26人返岗,占比不足4%。长江委汉江局、武汉谱育等湖北运维单位(公司)的人员、车辆出行受限。这两家单位(公司)地处湖北省,采样人员均为湖北本地人员,2月份完全处于停滞状况。而这两家单位(公司)负责的任务范围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重庆等8个省份,断面总数达295个。
“形势严峻,监测总站第一时间成立疫情应急监测小组,研究确定国家网应急监测方案。”监测总站应急室副主任康晓风介绍说,原则是“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推进、能测尽测”。
第一步,是及时优化调整国家网运行机制。在水环境质量水质监测方面,监测总站副站长肖建军组织编制了《疫情期间国家地表水监测应急方案》,制定采测分离监测优化方案和水站应急维护方案;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维护防护工作指导意见》《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肺炎疫情期间运维工作方案》。
方案紧紧围绕地方实际,在落实落细上下足了功夫,让地方针对一些特殊情况也能应对自如。比如,对不具备自动监测条件的断面开展采测分离,自动监测和采测分离监测彼此互补形成合力。
此外,监测总站还提出了采取就近委托的方式,将长江委汉江局和武汉谱育两家单位(公司)负责的“十三五”和“十四五”水质断面进行了科学分解,以减少人员大范围流动,提高工作绩效。
第二步,建立国家与地方紧密联系合力抗“疫”的良性工作机制。
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印发文件协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解决监测运行困难,部监测司、监测总站积极行动起来,连续召开3次全国片区视频推进会,建立了分省对接的良性工作机制。此外,分省组建微信沟通群,也打通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运维单位(公司)的联系渠道。
连日来,监测总站先后组织81次分省集中对接,全力协调各省市生态环境厅(局)解决监测困难,点对点沟通数以千计。每日召开重点断面解困的研究会商,每日逐个分析运维受限站点数据,远程调度国家空气城市站监测仪器耗材使用情况……
这些措施,最终促进形成了国家、地方、运维单位(公司)之间的密切联动,确保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留死角。
思考与实践: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现代化变得更迫切
“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我们也逐渐认识到,现阶段的监测技术体系还存有盲区,不仅需要提升重大事件影响下的环境应急监测响应能力,更要进一步加强运维自动化建设,逐步实现部分监测仪器远程运维。”监测总站监测管理室主任陈传忠说,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现代化在今天变得更为迫切。
一直以来,为加快这一进程,监测总站也在不断探索,在深圳成立的创新研究中心便是实践之一。据了解,该中心正在计划联合企业对区块链技术在监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污染源过程监控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监控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开展探索研究。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更为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现代化谋定了精准的方向。“如何精准衔接到具体工作中是关键。目前来看,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精细化的大气污染管控和环境质量改善管理势在必行。因此,提供精细化管控所需的精细化环境监测及预测等技术支撑便成为当务之急。围绕部重点工作,我们把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技术支撑,作为目前我们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唐桂刚说,目前,监测总站已经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环境监测技术支撑关键措施方案》,针对“PM2.5浓度下降和优良天数比例上升”的目标科学管理提出针对性支撑关键措施,同时还对“增强PM2.5与臭氧和VOCs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开展科技项目申报研发”提出针对性关键措施。
为保障这些措施顺利实施,监测总站在能力保障上也进行了梳理和规划。“高性能计算能力是所有预报业务完善优化的根本,目前监测总站支撑预报业务发展所需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还不足。比如,距离环境管理部门进一步开展15天-30天中长期预报的管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监测总站预报中心业务主管刘冰指出,接下来他们将加快推动济南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集群应用。
此外,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将努力打造“两个中心、两个平台”。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深圳中心将着力提升颗粒物和光化学监测仪器检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计量中心则努力建设和运行PM2.5及臭氧相关的环境空气监测亟须的温度、湿度、气压、稀释装置等计量标准装置。
“两个平台”则是指搭建“集约化大气环境监测综合性分析服务平台”和“光化学信息平台”,它们将主攻多种常规和特征大气监测数据分析的瓶颈问题。
数据,最微小的单元,最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数据来看,它的背后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包括目前国家和地方已经建成的5000余个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约1.1万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约8万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1500余个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以及与国家平台联网的2.3万家重点排污单位。这些群体输出的数据质量,被看作是生态环保工作的生命线,其分量可谓举足轻重。如何把好质量关,是每一个生态环境监测人和部门身肩的重任。
一直以来,“真、准、全”是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的必达的使命。如今,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则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大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力度?如何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每一名生态环境监测人员都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每一步探索,都是在朝着现代化之路不断迈进。”陈善荣说。